佛堂村在廣德市來說是個小村,一沒資源,二沒企業,是一個以種植業為主的村。去年以來,佛堂村圍繞“田園水鄉,幸福佛堂”的目標,聚焦黨建引領、產業富民,搶抓機遇、發揮優勢,推動佛堂新發展。
一、小治理推動鄉村“大變化”。近年來,佛堂村美麗鄉村建設成效顯著,村容村貌日新月異,得到了上級領導、部門的大力支持以及村民的廣泛認可。人居環境整治方面:拆除老舊危房30余間,拆除殘垣斷壁1200平方米,已完成衛生廁所改造111戶,村民自改640戶,覆蓋佛堂村90%以上的人群;高標準建設村民公廁4座;關停轄區內2處養豬污染企業,清理污染水塘面積2000平方米,投入94萬元建設高墩村污水處理設備,污水處理設施達到24小時常態運行,日處理污水24噸;建成垃圾中轉站3個,年轉運垃圾600噸,基本實現垃圾轉運全覆蓋。超額完成全市人居環境重點整治村目標,獲評“廣德市文明村”等榮譽稱號。美麗鄉村建設方面:積極爭取到省美麗鄉村示范點建設落戶我村,多方籌集資金,爭取項目,先后對村內主要干道進行亮化、綠化、美化,安裝節能路燈250盞,綠化面積超過3000平方米,播散花卉種子100公斤,繪制文化墻1500平米,創成“省級美麗鄉村示范點”一處,極大改善了村容村貌。“田園水鄉,幸福佛堂”成效凸顯,為我村日后進行三產融合,打造草莓采摘、旅游休閑、文化觀光為一體的田園水鄉奠定了堅實的基礎。
二、小草莓帶動鄉村“大產業”。草莓種植在佛堂村已有30年歷史了,多年來,佛堂村草莓受種植規模散、沒有品牌效應等因素的制約,始終沒有做大做強。2021年,成立了廣德市芽元草莓種植專業合作社,同時整合現有產業基礎,依托宜居生態環境,整合項目資金500萬元,建成120畝的草莓示范基地,形成“一莓一瓜”“一莓一蔬”的輪作種植模式,每畝收入超5萬元,帶動周邊群眾500人就業,同時增加村集體收入30萬元。當前,已流轉育苗土地20余畝,在專家指導、大戶參與的基礎上,預計培育優質草莓種苗100萬株,為莓農提供優質種苗。
三、小服務促進鄉村“大發展”。佛堂村將圍繞“黨建家園、產業果園、文化故園、人才樂園、生態游園”,發揮黨組織堡壘作用,推動黨建引領鄉村振興。一是以環境促發展。持續開展“五清一改”,因地制宜,整村推進人居環境整治,將13個自然村分為常態管護、優化提升、全面整治三類,進行差異化投入和整治,對村6名保潔員實行一月一考核,提升工作效率;抓住無量溪治理項目機遇,完成高墩1.9公里瀝青道路修建,1個停車場、多處綠化節點建設,完成孫家塘等塘壩和河溝清淤治理;發動村民打造房前屋后“小花園、小果園、小菜園、小游園”,打造“出門見綠、四季有花”的森林村莊。二是以產業促發展。當前我村還處于發展的創業期和困難期,現階段將以草莓產業為載體,持續通過大棚租賃、生產銷售服務等一系列措施,盤活資源、壯大產業,不斷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。成立草莓協會,為莓農提供優質種苗、技術指導、肥料供應、統一包裝、產品營銷等配套服務;發揮芽元草莓專業合作社作用,做大做強草莓基地建設規模,做強“一村一品”特色現代農業示范園;在品牌運營上,設計有辨識度的草莓品牌形象,推廣微信公眾號,及時發布草莓在種植、銷售過程中的動態等,提升影響力。(佛堂第一書記 黃朝靖)